![](/zhuanlan/eWebEditor/uploadfile/2006123172640218.jpg)
認識鄔先生竟然先從他的一紙個人簡介開始,對方的姓名,性別,出生日期,籍貫,民族,文化程度,畢業(yè)學校,職稱以及主要業(yè)績,完全巨細無遺列的一清二楚?赐曛,他在我腦海中依然是一個攪不清楚的人物。
但林總(林俊明)形容他是一個極度威猛的中國創(chuàng)意人,這幾年來,他公司在海內外均獲獎無數(shù),在2000年全國第七屆優(yōu)秀廣告作品展覽中,更榮獲全場大獎,只是我等香港大鄉(xiāng)里,無緣一堵大師風采,對這個名字難免有點孤陋寡聞。
及后,再收到鄔先生經(jīng)營的桂林華頓廣告策劃公司宣傳冊子,終于在扉頁見到一小幀鄔先生的玉照,由于鏡頭比較朦朧,相片尺寸也較袖珍,鄔先生在我眼中仍是模糊不清的一個男人。
當我仔細閱讀鄔先生的序言,他形容自己的公司,「華頓/走過了十年/真是山一程,水一程……欲得正果,需牢記這三字金剛法眼-“善護念”/是的/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念,因為/佛說/“靈山只在汝心頭”……」,文末旁邊還有“鄔永柳”這三字的簽名,揮灑的筆畫很有桂林山水靈秀之氣;一下子,這個人就仿佛似一幅潑墨流瀉于眼前。
由于客觀環(huán)境不允許,我只能在香港透過傳真列出一些問題,讓遠在桂林的鄔先生作答,想不到他答的很認真,其實,將我的問題跟他的答案羅列出來,幾乎也可以成為一篇大方得體的訪問稿。我心里暗稱,真是從未如此輕松就完成一篇訪問!自己最初構思那十條,八條問題,不過花了十分,八分鐘,鄔先生反而答得洋洋灑灑,挺費勁的。
問: 在你們的公司簡介,提到廣告是一門科學,科學即真, 什么是廣告的真? 究竟你們如何求真?
答: 真 不僅是指廣告所傳播的經(jīng)濟或其它信息要真實,更重要的是指廣告這門科學本身的綜合性,嚴密性。很難想象幾桿筆,幾張紙涂涂寫寫,幾副貧嘴「吹吹侃侃」就是廣告。廣告是一項復雜而嚴密的系統(tǒng)工程,他涉及社會學,經(jīng)濟學,統(tǒng)計學,美學,聲學,光學,電學等學科,他的范疇包括廣告設計,廣告寫作,廣告策劃,廣告的戰(zhàn)略戰(zhàn)術,廣告的媒體選擇及廣告管理,廣告道德規(guī)范等你多項內容。我想,任何廣告行為,廣告創(chuàng)意應該遵循這個道理。
問:一般創(chuàng)意人都是非常 個體的 動物,你們如何令「個體」和「集體」出現(xiàn)理想的契合點?
答:對于個人和集體的契合點,首先是讓他們有個創(chuàng)意環(huán)境。公司多鼓勵他們創(chuàng)作,發(fā)揮個人的激活點,重視每個人的個性表演,讓創(chuàng)意人在公司中得到尊重。同時,公司每年拿出費用,支持他們參加國內國際廣告大賽,這很重要,大賽中獲獎,這也是他個人的榮耀,也是公司的榮耀。
問:廣告的「悟性」你是從何而來
答:我小時候,家里生活很苦,砍柴,做飯,養(yǎng)豬,種菜什么都做過。長大了,電工,木工,泥水工,機修工什么都做過。大學時,學的是油畫,后來版畫全國獲獎,攝影得過國際獎,出版過十幾本連環(huán)畫,當過出版社的編輯。這是我的經(jīng)歷。但我從小愛動腦,凡事總要問個「為什么」,我想,這就是「悟性」吧!
問:你有啟蒙老師么?
答:我沒有啟蒙老師,因為中國的廣告事業(yè)是年輕的。1980年我從事廣告業(yè)時,連一本廣告學的書都沒看過。那時候理解廣告很簡單,以為廣告就是路牌。
問:從你的個人簡介得知,你初期的工作好像比較集中于繪畫,平面設計方面,時怎樣的一個契機觸動你開展廣告事業(yè)?
答:我大學學的是油畫專業(yè),畢業(yè)后一直從事油畫創(chuàng)作。我的思想比較超前,1980年中國進行改革開放,我認為這是個商機,在廣西成立了第一家廣告公司,只是進行簡單的戶外廣告制作和發(fā)布。1984年我到了桂林,創(chuàng)辦了“漓江出版社”,出版了許多好書。1988年自己策劃主辦“北京油畫人體大展”一舉成功,轟動中國大地。這次策劃,使我意識到廣告策劃的重要性。1990年底,我退掉公職下海從商,成立了桂林華頓廣告策劃公司。
問:你在公司簡介又提及“廣告是一門藝術,藝術即美”,不是很多廣告商很怕創(chuàng)意人太藝術,結果令作品叫好不叫座么?
答:其實廣告不僅有認識功能,而且還有審美功能。這種審美功能,要求廣告遵循一定的藝術法則,做到準確,生動,簡潔,鮮明;要求廣告作品富有感染力,能激發(fā)人們的審美情趣,從而使人們產生好感,進而產生認同,引發(fā)欲求。廣告不是信息的簡單鋪排和傳遞,它力求表現(xiàn)一種動態(tài)感,以展示企業(yè)是在發(fā)展,你的作品與人們息息相關。因而廣告必須以創(chuàng)意為中心,運用最新的策略思維和設計語言,結合最優(yōu)的藝術形式,諸如文學,繪畫,攝影,音樂,甚至建筑,光學,使廣告產生一種不可抗拒的巨大藝術魅力。
問:攪廣告創(chuàng)意和攪一盤廣告生意,二者有何異同?(我猜想你先攪創(chuàng)意,后攪生意,故有此一問)
答:作為一個廣告公司的老總,我應該先攪生意,沒有生意,哪來的創(chuàng)意。但是,在攪生意之中,其實已經(jīng)在攪創(chuàng)意。
問:你是一個怎樣的老板?可否形容一下。
答:我不是老板,我是個文化人,我在經(jīng)營廣告公司時,不是以一個商人的角度來經(jīng)營廣告公司。我很喜歡挑戰(zhàn),很喜歡廣告,喜歡創(chuàng)意。我對員工很嚴,但對員工又很關愛。上班時他們很怕我,下班時我能與他們什么都說,像兄弟,像朋友,他們什么也不怕。
問:日常你有何嗜好?
答:打羽毛球,旅游,愛逛商店(逛商店能讓我更了解市場),每月到風景美麗,空氣清新的陽朔去游玩,感受大自然。
問:如何令自己與時并盡?
答:我是個工作狂,如果有一件事沒做好,沒辦完,我會失眠。
問:還有什么夢想尚未實現(xiàn)?
答:「夢想」對人來說總會有很多,成為一個廣告人,這不是我的夢。我原想成為一個「出版人」,也就是出版商。但在大陸,出版是國家的事情,任何個人是不允許經(jīng)營的。我想有自己個人的出版社,這在當今是不現(xiàn)實的。所以我能否實現(xiàn)這個夢想,我無法知道。
問:中國本土廣告公司如何可以超越國際名牌廣告公司,自成一間百分百富中國特色的名店?抑或在市場上彼此只能平分春色?(又或者其實你們已經(jīng)超越了,只是我這個香港鄉(xiāng)里不知情)
答:國際名牌廣告公司的咨詢,管理,服務已很完善,大陸本土分公司想要超越比較困難。但我認為本土廣告公司唯一的機會是在創(chuàng)意上。創(chuàng)意的概念應當體現(xiàn)在所有的服務項目中,而不僅局限在單一的作品里。創(chuàng)意本土化,國際公司要解決,本土公司同樣要解決。本土公司只要創(chuàng)造自己的個性與特色,市場的機會永遠存在。
問:中國廣告何時、如何可以在國際舞臺上領風騷?
答:中國廣告何時可以在國際舞臺有成績,我不知道。我認為首先是認識和觀念問題,這個問題不解決,創(chuàng)意上很難讓世界認同。,五千年的文明史,不等于現(xiàn)在經(jīng)濟;廣告是經(jīng)濟的一部分,只有按現(xiàn)代經(jīng)濟的規(guī)律去創(chuàng)意,讓世界認同你,機會才來到。
為了回報鄔先生以上詳盡答問這份誠意,終于忍不住給他撥個長途電話,順帶想聽聽他的聲音。原來他講話很嘹亮,也許,他急切給我這個陌生人傳達他的人生信念,言語間難免充滿了鏗鏘的氣度。
回憶讓時光倒流,原來鄔先生未成立自己公司前,本來貴為漓江出版社的社長,89年中欲因為一場驚天動地、陰差陽錯的誤會,而決定放棄高干厚職,自砸鐵飯碗。
91年,他挑選在4月19日自己生日那一天,作為廣告公司開幕的日子。當日他廣邀香港及海外的設計大師蒞臨桂林為公司剪彩,并將香港90年設計獎的各項得獎作品,運到公司展覽,聲勢一時無倆。
就在這興高采烈的時刻,他悄悄離開會場,溜得遠遠的,竟忍不住哭起來。他知道退路既斷,前路卻茫茫,如今已變得一無所有,只能置諸死地而后生。
一般成功的生意,就是這樣從昔日一份無可奈何當中衍生出來。我很奇怪,一個說話當中充滿人文精神的藝術工作者(以往他一直與美術及出版事業(yè)息息相關),如何能搖身一變,成為一個揚名立萬的廣告公司老板?
他竟將一切歸功于父親,原來鄔父解放前已在上海經(jīng)商,解放后給調派廣西,依舊營商有道。他認為自己大概先天流著成功生意人的血吧!
鄔先生從來沒有念什么市場學、大眾傳播等學科,一切有關營銷的知識都是從書本中得來。他的生活總離不開書,各式各樣的書他都愛看,最重要是他對于「炒作」這概念非常心領神會。像88年他在北京策劃一個「中國油畫人體藝術大賽」,每日參觀者長達2公里。當中他領悟到就算推廣藝術文化,掌握賣點正是成敗關鍵所在。這個展覽盛況空前,皆因于保守封閉的中國,人體藝術簡直叫人眼界大開,反應自然沸沸騰騰。
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,鄔先生并沒有故步自封,他不斷強調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性,唯有彼此在咨資訊及觀念上加強交流,讓外國人進一步認識中國的文化和生活習慣,本土創(chuàng)意方有機會沖出中國,在海外受到認同。他又深信有人性的東西才是至高無上,所有商品都是為人所用,有人性的創(chuàng)意自然可以打動消費者。不過,最想不到原來鄔先生最希望日后可以再度成為出版人。并且籌辦有關美術、文學、攝影的國際交流會,為人類播種、為接軌努力;他認為最終、最快樂是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經(jīng)濟文化人。
鄔先生暫時無意在國內其它大城市開設分公司,他只想在這個山明水秀之地,做小塘中的大魚,魚養(yǎng)得夠肥大,說不定可以遇上一戶好人家給收購了。
之后又如何?他沒說。也許一切都沒有太大關系,反正人生總出現(xiàn)一些陰差陽錯;「靈山只在汝心頭」,善哉!善哉!